首页 区块链信息文章正文

Vitalik中文访谈:以太坊的未来,是创新还是内卷?

区块链信息 2025年05月01日 13:29 492 author

当Vitalik Buterin遇上中文:一次充满火花的对话

香港Pop-X Research House:一次意料之外的相遇

2025年4月7日,香港摩星嶺的Pop-X Research House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——以太坊的灵魂人物Vitalik Buterin。这场由DappLearning、ETHDimsum、Panta Rhei和UETH联合主办的活动,本应是一场技术爱好者的聚会,却因为Vitalik的意外现身,瞬间吸引了整个区块链社区的目光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他竟然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参与了整场活动。这不禁让人好奇,这位技术天才究竟会用怎样的视角,解读当下加密世界的热点议题?

这次活动并非官方安排,更像是一次社区自发组织的“粉丝见面会”。DappLearning社区发起人Yan幸运地获得了采访Vitalik的机会,话题涵盖了ETH PoS升级、Layer2解决方案、前沿密码学以及炙手可热的AI技术。这次访谈内容随后被整理成文,在中文社区广泛传播,引发了热烈的讨论。但细读之下,却发现其中暗藏着不少值得深思的细节。

PoS四年祭:价格下跌的遮羞布?

Vitalik的辩解:PoS与币价无关?纯属巧合!

以太坊从PoW(工作量证明)到PoS(权益证明)的转变,无疑是区块链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。四年时间过去了,PoS网络已经稳定运行,拥有上百万的验证者。然而,以太坊兑比特币的汇率却一路下跌,这让许多人开始质疑:PoS的升级,真的给以太坊带来了价值吗?

面对这样的质疑,Vitalik的回答显得有些轻描淡写。他认为,ETH和BTC的价格波动与PoW或PoS机制“完全没有关系”。这种观点未免有些过于武断。诚然,影响加密货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,但共识机制的改变,作为以太坊底层架构的重大调整,不可能完全不影响市场对其价值的判断。将价格下跌完全归咎于其他因素,是否有些避重就轻?

理想与现实:ETH应用价值的困境

Vitalik坦言,以太坊面临着一个问题:即便以太坊上涌现出许多成功的应用,这些应用可能为ETH带来的价值却并不足够。他将此比作Google,即便拥有众多产品,其收入的绝大部分仍然来自搜索业务。这种类比看似合理,却也暴露了以太坊生态的尴尬现状。

以太坊上的应用,要么是投机性极强的DeFi项目,要么是一些用户寥寥的DApp。真正能够创造价值,并且反哺ETH本身的优质应用,却凤毛麟角。这是否意味着,以太坊在应用生态的建设上,走了一些弯路?

无视社区呼声,傲慢还是自信?

Vitalik表示,我们需要多支持一些对以太坊Holder和对ETH有长期价值的应用。然而,如何支持?具体的措施又是什么?在访谈中,我们并没有看到明确的答案。这种过于笼统的表述,很难不让人觉得有些敷衍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Vitalik似乎过于自信地认为,ETH未来的成功与共识算法的改善没有太多相关性。这种观点,无疑与社区的普遍认知存在偏差。许多人认为,PoS机制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,例如更容易导致中心化、降低网络安全性等。如果以太坊团队一味地坚持自己的观点,无视社区的呼声,最终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危机。

PBS架构:去中心化的伪命题?

ZK、DAS、Statelessness:技术万能论的陷阱

针对ETH2.0的PBS(Proposer & Builder Separation)架构,Vitalik提到了ZK(零知识证明)、DAS(数据可用性抽样)和Statelessness(无状态验证)等一系列技术。他认为,这些技术能够打破构建区块和验证区块之间对称性的限制,使得构建区块的难度可以变得很高,但验证区块的难度却可以变得非常低。这听起来很美好,但仔细推敲,却会发现其中隐藏着不少问题。

将所有希望寄托于新技术,是否过于理想化?ZK、DAS和Statelessness等技术,目前都还处于发展初期,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在这些技术成熟之前,PBS架构又该如何保证网络的安全性?

超级节点的隐忧:权力与作恶的边界

Vitalik设想,在以太坊网络中存在一些超级节点,它们拥有更高的算力,能够执行高性能计算。但他同时也承认,我们需要防止这些超级节点作恶,例如制造51%攻击、进行审查攻击、以及操纵MEV(矿工可提取价值)。

然而,如何有效地限制超级节点的权力?Vitalik提出的方案,依赖于Attester节点验证DAS、ZK Proof和无状态客户端。但如果Attester节点本身也受到超级节点的控制,那么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又该如何保证?

Fossil:看似美好的乌托邦?

Vitalik提到了Fossil的概念,它可以将“选择交易”的角色和“执行交易”的角色分开,使得选择交易的过程更加去中心化。然而,这种方案真的能够解决审查问题吗?

如果大型节点仍然能够影响交易的选择,那么Fossil机制很可能只是一个摆设。小型节点真的有能力独立选择交易,并将其纳入下一个区块吗?这在实际操作中,恐怕会面临很多困难。

复杂性陷阱:为了去中心化,不惜代价?

Vitalik承认,PBS架构比之前的方案更加复杂。为了实现更高的去中心化,以太坊团队似乎愿意付出任何代价。然而,这种做法是否值得商榷?

过度的复杂性,可能会导致系统难以维护和升级,增加出错的风险。更重要的是,如果最终用户无法理解系统的运作方式,那么所谓的去中心化,很可能只是空中楼阁。最终,以太坊可能会陷入“为了去中心化而牺牲可用性”的陷阱。

Layer1与Layer2:一场永无休止的内卷?

安全进度的迟缓:Vitalik的鞭策能否奏效?

Vitalik承认,Layer2在安全方面的进展还不够快,并一直在推动Layer2升级到Stage 1,甚至Stage 2。他希望今年能够实现这一目标,并支持L2BEAT在这个方面做更多透明性工作。然而,这种“鞭策”真的能够奏效吗?

Layer2的安全问题,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。它涉及到技术、经济、治理等多个方面,需要整个社区的共同努力。仅仅依靠Vitalik的个人推动,恐怕很难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进展。

互操作性的UX问题:80%的难题,真的是UX?

Vitalik认为,L2互操作性的问题,80%其实是UX(用户体验)的问题。他提到了Open Intents Framework和Chain-specific addresses等解决方案,认为只要方向对,就能把复杂的问题变得不复杂。然而,这种观点未免有些过于乐观。

L2互操作性不仅仅是一个UX问题,更涉及到底层协议的兼容性、跨链资产的安全、以及交易的原子性等多个方面。仅仅改善用户体验,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L2互操作性的难题。这就像给一辆破旧的汽车换上漂亮的外壳,并不能提升它的性能。

2 of 3验证:看似创新的折中方案?

针对Optimistic Rollup提款时间过长的问题,Vitalik提出了2 of 3的验证方法,即OP + ZK + TEE。他认为,这种方法可以同时满足完全Trustless、使用ZK技术、以及将提款时间从一周降低到1个小时三个要求。然而,这种方案真的如此完美吗?

2 of 3验证方法,实际上是一种折中方案。它试图在安全性、效率和信任之间找到平衡,但很可能最终的结果是三者皆不完美。OP和ZK技术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,而TEE技术本身就存在安全风险。将三种技术结合在一起,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。

L1角色的迷思:既要又要,是否贪得无厌?

Vitalik坦言,如果L1完全没有担任什么角色,这对ETH来说是危险的。他认为,以太坊应用的成功,无法成为ETH的成功。因此,他希望在一些应用里多给L1分配角色。这种观点,暴露出以太坊团队的矛盾心态。

在Layer2 Roadmap的早期,许多人认为L1的用途会非常少,只做证明等少量的工作,L2可以做剩下的一切。然而,当他们发现L1的价值被削弱时,又开始试图重新给L1分配角色。这种“既要又要”的做法,是否有些贪得无厌?

DeFi的归宿:L1才是最终避风港?

Vitalik认为,一些高价值的应用,比如Defi,其实更适合在L1。他指出,如果一个L2的治理出问题,用户可以退出并搬到L1,但如果在这个L2里有一个应用的资产都锁在长期智能合约里面,那用户就没有办法退出。因此,有一些理论上安全的Defi,实际上不是很安全的。

这种观点,实际上是对Layer2安全性的不信任。如果以太坊团队对Layer2的安全性没有信心,那么又如何说服用户将资产转移到Layer2上?

L1扩容:画饼充饥还是未来可期?

Vitalik提出了一个L1扩容的Roadmap,计划在2026年通过Delayed Execution、Block Level Access List、Multidimensional Gas Pricing和历史数据处理等方法,将L1的Gaslimit提高10倍。然而,这些方案真的能够实现吗?

L1扩容一直是以太坊社区关注的焦点。然而,过去几年,我们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延期和失败。2026年能否实现L1扩容,仍然是一个未知数。这很可能只是一个“画饼充饥”的计划。

Pectra与Fusaka:升级的狂欢,开发者的噩梦?

Vitalik表示,希望在本月底进行Pectra升级,然后在Q3或者Q4进行Fusaka升级。这种频繁的升级,对于开发者来说,无疑是一个噩梦。

每一次升级,都意味着开发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的技术、调整代码、以及测试应用。频繁的升级,可能会让开发者感到疲惫和沮丧,最终导致人才流失。

效率与安全:鱼与熊掌不可兼得?

Vitalik承认,以太坊为了保证安全性,大概各自都有五六个客户端(共识客户端和执行客户端)在同时开发,中间有大量的协调工作,导致开发周期比较长。这有利有弊,相对于其他的L1的话,可能确实很慢,但也更安全。然而,这种模式真的可持续吗?

在区块链世界,效率和安全往往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。以太坊为了追求更高的安全性,牺牲了开发效率。然而,这种做法是否值得商榷?如果以太坊的开发效率一直如此低下,那么它又如何与其他L1竞争?

密码学与AI:Vitalik的未来畅想,还是空中楼阁?

ZK的困境:高门槛、低效率,谁来拯救?

Vitalik认为,对于ZK生态来说,最好的方向就是让大部分ZK开发者可以使用高端语言(HLL),在HLL里面编写应用代码,而Proof System的研究者可以继续改进和优化底层算法。这种分层开发的模式看似合理,但能否真正解决ZK面临的困境?

目前,Circom和Groth16生态虽然发达,但也对ZK生态应用造成了限制。Groth16存在诸多缺点,例如每个应用需要自己进行Trusted Setup,效率也不高。Vitalik表示,需要多投入一些资源,帮助一些现代的HLL获得成功。然而,这些举措能否在短期内改变ZK生态的现状?

此外,ZK RISC-V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因为它也变成了一个HLL,许多应用,包括EVM和其他应用,都可以在RISC-V上面编写。但这是否意味着开发者需要学习新的编程语言?这无疑增加了开发的门槛。

应用密码学的未来:MPC和FHE,美丽新世界还是安全陷阱?

Vitalik对应用密码学,特别是ZKP、MPC和FHE的结合表示了浓厚的兴趣。他认为FHE的前景很好,但同时也担心MPC和FHE总是需要一个委员会(Committee),如果这些节点被攻击,系统就会出现问题。这相当于系统有一个Security Council,甚至比Security Council更严重。

此外,Security Council中的节点大部分会放到冷钱包里,处于离线状态,但MPC和FHE的Committee为了让系统运行,需要一直在线,这使得它们更容易受到攻击。Vitalik认为,很多应用还是可以做的,但并不完美。这是否意味着MPC和FHE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?

AI的辩证法:民主化还是集权化的工具?

在谈到AI时,Vitalik表示,AI可以提高所有人的能力,但有时也会提高一些集权(国家)的权利。但他同时也认为,AI有时也可以说有一个比较民主化的效果。例如,AI可以帮助新手更快地开发应用,缩小专家和菜鸟之间的差距。

然而,AI的这种“民主化”效果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?AI是否会加剧信息不对称,使得普通人更容易受到操控?AI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创造力,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单一化?

超级个体、超级社区、超级人类:过于理想化的愿景?

Vitalik希望普通人通过AI和区块链的赋能,成为超级个体,构建超级社区,最终实现超级人类。这无疑是一个美好的愿景,但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。

在现实世界中,资源分配往往是不均衡的。AI和区块链技术很可能被少数人掌握,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平等。普通人真的能够通过这些技术成为超级个体吗?这恐怕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。

给开发者的寄语:糖衣炮弹?

机遇与挑战并存:美好的愿景,残酷的现实?

在访谈的最后,Vitalik向以太坊应用的开发者们表达了期望和寄语。他认为,现在在以太坊里面开发应用有很多机会,有很多之前没有办法做的事情,现在是可以做的。他列举了L1 TPS的提升、隐私问题的解决、以及AI带来的开发难度降低等原因,认为现在有很多以前失败的事情,现在可能可以成功。然而,这些“机遇”背后,隐藏着怎样的“挑战”?

以太坊生态的复杂性不断提高,开发者需要学习的技术越来越多。AI虽然可以降低开发难度,但也可能使得开发者的技能变得同质化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,如何脱颖而出,成为真正的创新者?

理想主义的乌托邦,还是赌场的狂欢?

Vitalik坦言,当前区块链的应用生态存在一个问题:要么是非常开放、去中心化、安全、特别理想主义的应用,但只有42个用户;要么就是赌场。他认为,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健康的。

然而,以太坊生态似乎很难摆脱这两个极端。一方面,许多开发者沉迷于构建理想主义的乌托邦,忽略了用户的实际需求。另一方面,大量的资金涌入DeFi领域,使得以太坊成为了一个投机者的乐园。如何打破这种僵局,构建真正有价值的应用?

可持续的商业模式:谁来为理想买单?

Vitalik希望开发者能够构建用户喜欢使用、对世界更好的、并且拥有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应用。他认为,这些应用不应该依靠有限的基金会或其他组织的资金。

然而,在现实世界中,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并非易事。许多区块链项目依赖于代币发行或融资来维持运营,一旦资金耗尽,项目就面临崩溃的风险。如何找到真正可持续的商业模式,成为区块链开发者面临的重大挑战。更何况,那些“对世界更好”的应用,往往难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。谁来为理想买单?

标签: 以太坊 ETH PoS 零知识证明 DeFi

发表评论

区块链快讯

Copyright © 2024-2025 . All Right Reserved Sitemap

Corolland区块网